第(3/3)页 徐佑觉得,并不是这个射流参数毫无意义。 只是可能这个射流参数带来的影响太小,被直接忽略掉了。 徐佑也并没有发生去认定,这个射流参数到底会对结果有多大的影响,到底是否应该忽略。 但徐佑想起了,上一次帮王相武解决量子相变的课题时,出现的误差问题。 仅仅是一个误差微小到可以忽略的近似过程,在经历了放大之后,也可以对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徐佑决定,先对这个问题持保留意见。 在这之后,徐佑用了小半天的时间,完成了对整个问题的分析,包括各种公式的推导。 “果然,在后面数据处理中,也是有放大处理的!” 通过缜密的思考与分析后,徐佑注意到,这个问题与上次王相武的实验课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射流参数,如果不忽略的话,得出的数据结果将是更精确的。 而这,很可能是设计出新型液膜冷却系统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就是通过软件模拟,来彷真整个冷却的过程。 徐佑再一次感受到了信息学的重要性。 虽说软件模拟与实际实验的结果,肯定是存在一定的误差的。 但只要模拟的精确度足够高,这绝对是一个比实际实验高效得多的方法。 通过软件模拟,徐佑将包括液膜的形成、主流的夹带、推力室的液膜冷却、液膜冷却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等过程,完整的模拟了出来。 这样一来,徐佑就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在各个参量改变时,对于每个过程产生的结果,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徐佑根据各项数据的反馈,思索着如何去设计新的推力室冷却结构。 不知不觉中,徐佑再一次进入到了,那种神奇的心流状态之中。 在心流状态下,徐佑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大脑的状态达到了最高的水准。 渐渐的,徐佑终于将脑海中零散的链条,逐渐拼接到了一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