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游记么,肯定是关于风景旅途之类了,中间或许会穿插一下叙述。 这本游记写的是泉州那边儿的风土人情。 但是小格格将人游记批的一文不值。 甚至还在夹缝写了一些他看不懂的东西,什么皂化反应,亲水端,亲油端,原子团…… 这些字能认出来已经是不容易的了,更不容易的是认出来之后也不懂是什么意思。 看了一会儿,脑袋就开始发胀了。 四爷把手里的游记合上,伸手揉揉额头。 祁玉呢?带着满儿走进厨房,看着大厨处理食材,同时跟着厨子学习做东坡肉。 一边儿学一边儿做。 氛围倒是好的不得了。 厨子看着舒穆禄格格亲自下手,眼里还带着惊诧,驿馆么本就是朝廷命官南下北上必须住的地方。 就连康熙爷也屈尊住过。 那些妃嫔夫人们也来过厨房,可真没有一个像舒穆禄格格这样,亲自上手的。 不管是切菜,处理食材,还是刀工火候掌握的都很好。这还是满人家的格格么? 厨子走神这么一会儿,祁玉就已经把醋鱼做好了,来了杭州城不吃西湖醋鱼可真是说不过去的。 烧鱼的功夫,还跟另一个师傅一起学了包汤包。 馅面儿都是早就准备好的,不管哪个主子想吃,只要吩咐一声,厨房就能供上。 祁玉需要做的就是用面皮把馅儿包起来。 做汤包的皮儿软的很,祁玉放在手心就不知道怎么操作了。 胖厨子嘿嘿笑了起来:“格格,这汤包没有三年功夫是做不好的,要不小的帮您?” “不用。”厨子帮着,那叫什么亲手做,这种事情祁玉还不至于偷工减料的。 捏了好一会儿,终于捏成了四个汤包,放在蒸笼上头,视线在厨房环视,瞧见刚剥皮的兔子。 兔肉味道还是不错的,上次再慈宁宫就给太后做了一份,四爷这里吧,也得来上一份。兔肉这东西,得弄成麻辣的才会爽口。 只是,祁玉没有在明面上看见辣子,问厨子:“这里没有辣子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