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书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骗了康熙在线阅读 - 第410章 指东打西

第410章 指东打西

        朝廷明发上谕,命玉柱为正钦差,博启为副钦差,赴湖广查办藩库火耗亏空之事。

        清初时期的散秩大臣,并不是虚职,而是宫里侍卫处的实职官员。其权力和地位,低于领侍卫内大臣和内大臣,高于一等侍卫。

        侍卫处内,上三旗的领侍卫内大臣,每旗各两名,共六名。内大臣,每旗各六名,共十八名。

        散秩大臣,就没有定额的限制了,只要皇帝乐意,随时随地可以增减。

        只是,博启的散秩大臣,就有些尴尬了。因为,他虽是从二品武将,却仅食三品官的俸禄,而且无爵。

        玉柱以户部左侍郎的身份,充任钦差大臣,照例应坐八抬大轿。

        博启呢,他其实也很想坐轿。只是,朝廷有规矩,文臣坐轿,武将骑马。

        这且罢了。

        等出了京城之后,玉柱按照规制,摆开了全套二等侯爵的仪仗。

        这一下子,落在大队伍后头的博启,仅仅从气派上,就被彻底的压制了下去,随即坐实了跟班的角色。

        为了掩人耳目,明发的上谕里边,没有老十三什么事。

        不过,老十三就盘腿坐在玉柱的候爵马车里边。

        玉柱饮了口茶,叹息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呐。”一副舍不得京城花花世界的模样。

        老十三轻声一笑,说:“四哥说了,我这次能出来,全是你的功劳,他都只能干瞪眼。”

        玉柱一听,嗯,老四确实是个聪明人,这么大的事,纸肯定包不住火的。

        老四与其藏着掖着,不如索性挑明了告诉老十三。

        不管怎么说,是老四去传的旨意,放老十三出来的,这份人情依旧重得很。

        自从敏妃薨逝后,老十三就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了。

        康熙不管他,皇太后懒得管他,老三和他有仇,老大惦记着斗垮老二,老五和老七只扫自家的门前雪,老八那时还未成气候。

        不过,老十三的运气还不错,被交给德妃抚养了一段日子,倒和极难相处的老四,交成了铁杆兄弟。

        老四选择成为太子一党的时候,老十三顺理成章的也跟着成了胤礽一党。

        “十三爷,其实呢,是皇上想您了。我不过是找了个合适的时机,搭了句话罢了,怎敢居功?”永不居功,一直是玉柱的座右铭,从来不曾或忘。

        老十三摇了摇头,又轻声一叹,说:“我又不傻,谁好谁孬,还不知道么?”

        玉柱咂摸着,老十三的话里,藏着骨头,多少有点怨怼康熙的味道。

        也是,老十三被关了这么久,再深的父子情,也要淡下来的。

        从通州登船后,玉柱带着队伍,沿着大运河,一路向南而行。

        因黄河夺淮的缘故,侵夺了徐州至淮安之间的淮河故道,由阜宁县的“大淤尖”入海。

        所以,玉柱要赶去开封府的黄河决口处,归德府的虞城县境内。

        正好乘船经大运河,到淮安府,再转黄河上的官船,再溯河西进。

        从徐州府的砀山县,到河南省的虞城县,逆黄河而行,慢则两日,快则一日可达。

        这个时代的钦差查案,朝廷往往采取的是,指东打西,指南打北的策略,以迷惑住待查的贪官污吏们。

        玉柱的这次南下查案,就是典型的例子。

        明面上,他是要去湖广查案子。实际上,等玉柱到了徐州府的砀山县,再突然转道进豫,一日可达。

        这么一来,河南省的官员们,肯定是猝不及防。

        以前,玉柱和老十三,并无独处这么久的机会。

        这一次,就不同了,自从登船之后,玉柱成天和老十三待在一起。

        老十三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如果不是玉柱冒着巨大的风险,主动替他说了话,他只怕还要多关几年,才有可能出来。

        一路之上,老十三的饮食起居,都被玉柱安排的妥妥贴贴,没有丝毫的纰漏。

        老四爱护老十三,主要是精神上,和大事上。

        玉柱则专门盯着小事下手。

        老十三登船之后,每日的菜肴,就没有重样的。

        而且,老十三最宠的一个妾,也伪装成通房大丫头,就在他的房里伺候着。

        人心都是肉长的。

        老十三再看玉柱的目光,又比此前柔和了许多。

        大运河的岸边,被官府强征来的,衣不蔽体的纤夫们,呼喊着沉重的号子,拖拽着沉重的缆绳,艰难的前行。

        玉柱负手立于船头,心情却异常之沉重。

        官府无偿征发徭役,迫使草民们帮过往官船拉纤,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唉,这个吃人的社会,他暂时无力改变什么。

        只能等将来,朝廷大权尽入他手之时,再彻底推翻了。

        暂时无力改变之时,只能先融入进去,再徐图变革,智者所应为也。

        “他们都是蚁民,不值得可怜!”老十三走到玉柱的身后,轻声一叹,道出了他的心里话。

        老十三虽然号称侠王,毕竟是天潢贵胄。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站在老十三的阶级立场上,肯定不可能有天下万亿蚁民平权的思想。

        玉柱很现实,但是,他依旧是个有情怀的好男儿!

        小站旧事,说易行难,几乎十死无生!

        清初时期,朝廷大权,尽握于旗人之手,绝非大清被列强锤趴下了的晚清时期可比。

        玉柱要想挟军自重,并最终改天换地,不仅风险极大,而且路还长得很。

        不夸张的说,稍有不慎,等着玉柱的就是身死族灭的万丈深渊。

        然而,虽千万人,吾往矣,玉柱已经下定了决心。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玉柱正与老十三在舱内下棋之时,周荃忽然来报,钦差副使博启,暗中收了两个扬州瘦马,正在他的官船之上,逍遥快活。

        老十三张了张嘴,想说点啥。话都到了嘴边,却又碍于博启是老四的亲舅舅,最终又咽了回去。

        人前莫论他人是非,一直是玉柱做官的基本准则。

        周荃其实是故意这么说的,目的就一个,败坏博启在老十三心目中的形象。

        老四的家事,并不复杂。

        由于德妃娘娘的偏心和缺心眼,导致老四的母族,几乎无人支持老四,而全都站到了老十四的那一边。

        玉柱笑了笑,虽然没吱声,心里却相当有数。

        历史上,等老四登基之后,他的母族长辈和平辈们基本都是赏个爵位,混吃等死了,竟无一人掌握朝廷里的实权。

        (ps:回晚了,先看着,凌晨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