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魏国公心动了-《大明小状元》
            
            
            
                
    第(2/3)页
    “你这样,会死的很难看!”
    这是魏国公善意的提醒。
    吕渭纶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徐邦瑞接着道,“你既然已经想好怎么做了,可为何说是帮我提升名声?这种风险巨大的事,还是你自己玩去吧!老夫就图个安逸。”
    “魏国公。”
    “风险大不大的,跟您也没关系,我想让您投资建设乡村社学,至于国子监怎么招生的事,那是我的职责。”
    徐邦瑞明白了,合着他就是让他出钱支持他做国子监的改革?
    这种白吃亏,让别人占便宜的事,他如何能做?
    “不用商量,此事绝无可能。”
    魏国公坚决反对。
    吕渭纶叹了一口气,“魏国公,这乡村社学又不是为我而建,也不是为南京国子监而建,是为大明而建啊!”
    “您为大明出力,当然会有人记得您的,不说别人,那些寒门学子感激的是谁?还不是您?”
    “那些文人墨客随便为您写上两笔,这好名声不就流传起来了?”
    魏国公冷哼一声,转过头去,还是不愿松口,不过吕渭纶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魏国公,明太祖曾经就下过诏令,说要在全国乡村举办社学,只是这社学还没办起来,就一命呜呼了。因此一直到现在,这地方的社学也不是太多。”
    “现在过了近两百年,您这也算是顺了太祖皇帝当年的意愿,即使有言官攻击您,您大可搬出太祖皇帝,到那时,谁还敢说什么?”
    徐邦瑞依然没有说什么。
    “魏国公。要是您办乡村社学这件事被言官弹劾了,下官必定冲在第一位,上疏面圣,就是让我罢官,我也要说魏国公这事没做错,是千古流传之事,是徐家的光辉!”
    “史书之上也必定为您大写一笔,这种宥护徐家名声之事,百利而无一害啊!”
    魏国公顿了顿,“我为何偏要去办社学,如了你的愿?难道老夫做别的善事就不能有好名声了?”
    吕渭纶说的口干舌燥的,急得喝了一杯冰水,这老头真是别扭的很。
    “魏国公,这样吧!我帮您挣钱,您投资乡村社学如何?”
    徐邦瑞瞥了他一眼,“就你?你以为你是谁?什么都会?既能考六首状元做官,想变革就变革,顺带还能挣钱?”
    “唉,说个最近的事吧。魏国公可听说过番柿和番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