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范进也是笑了,关于临场作诗《登科后》,当时范进也是十分犹豫的。 因为这首诗的背景是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 而现在的范进,才是区区秀才,和人家比起来,那是差得远了。 当然,也没有任何诗词能够比这首诗更能体现出学子科举高中后的喜悦了。 “哈哈,别跟我谦虚,你小子昨天晚上还跟我说要大小三元齐中呢!” 范进顺着杨礼安的话说道:“尚书大人,为表谢意,学生这里倒是有诗一首,要赠与大人!” “好小子,看来我大明国,要出一位诗仙呢!” “那我就洗耳恭听了,请!” 杨礼安很客气的说了声请。 范进起身,看着这一方庭院,又想到杨礼安是刚来广灵县,吟诗到:“广灵院开占物华,路人指道尚书家。” 范进言罢,只见本就花红柳绿的庭院,那些花儿开的更加绚烂,一些在院子里面的枝条都开始迅速伸张,情不自禁的想要探出院墙之外。 杨礼安眯着眼,微微一笑,很是满意。 而此时的院子里,还有两个人远远的看着这边,正是杨晓月和丫环香菱。 “范公子好厉害,小姐,你看这桃树开花,都长到外面去了。” 香菱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景象,一旁的杨晓月穿着月华裙,撇了撇嘴说道:“哼,那又怎么样,你这个死丫头,尽长他人志气!” “小姐我也会作诗,怎得不见你夸我?” 香菱委屈的说道:“小姐,可是你做的诗没有范公子的好听啊。” 杨晓月:“我......” 主仆二人还在打闹,范进却是接着开口到:“尚书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范进吟诵完毕,向着杨礼安鞠了一躬到:“这首《礼部尚书广灵院种花》赠与尚书大人,还望尚书大人不要嫌弃学生的拙作。” 杨礼安听完之后,哈哈大笑道:“好你个范进,这要是拙作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好的作品吗?” “你小子真会夸,即夸我家风水好,借路人之手夸我声名远扬。” “我还以为你会继续夸我,谁知道你小子转念,直接夸你自己起来。” “这桃李满天下,可有你范进?” 范进呵呵一笑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没有尚书大人的文宝,学生怕是已经身死道消,在范进的心中,大人早就是范进的恩师了。” 杨礼安笑的很开心,起身拍了拍范进的肩膀到:“好小子,如果不是因为不能收你为徒,我肯定会将你收在门下。” “不过这样我实在是心有不甘,府试之后,你跟我去广州府参加州试【院试】,届时拿下小三元案首之日,就是本官收你为义子之时。” 杨礼安说完,范进也是一惊。 “范进何德何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