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广灵文院。 范进深吸一口气,将毛笔搁置在笔架上,随后猛地吐出。 气如江河,滔滔不息。 这一口气,将范进此时的一切不解,疑虑,震惊都全部吐了出来。 试卷上的墨迹也因为这口气而吹干了。 范进将试卷拿起,从座位上起身,来到三位考官的面前到:“学生范进,交卷。” 县丞高含光和主簿王笑海看到范进交卷,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这小子,终于交卷了。” “这下子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了。” 范进双手将试卷举过头顶,张广安笑着接了过来说道:“好,好,好!” “范进,我果然没有看错了。” “回去好好休息吧,两天后是第二场考试,可千万不要在失了神,晕了过去。” 范进尴尬一笑到:“学生明白,让三位大人担心了。” 张广安笑着挥了挥到:“回去吧,等明天中午放榜吧,试卷还要审批呢。” “不过想来你是能过的,这一手字体写的,方方正正。 不像是正统的隶书写法,形态扁平,左右开张。” “范进,你是哪里学来的这种字体?” 张广安看着范进的试卷问道。 范进内心淡然一笑,这当然不是隶书的写法。 “回知县大人的话,学生总觉得隶书的写法少了一点韵味。” “哦?何以见得?” 听到范进这话,本来不准备插口的杨礼安也从外面走了进来。 “杨大人。” 在考场内的四人看到杨礼安进来,连忙拱手弯腰行礼到。 杨礼安伸手一挥示意不必如此,随即看着范进说到:“范进是吧,详细说说你的看法。” 范进指着自己的试卷说道:“回大人的话,学生觉得隶书开张有度,端庄古朴,看起来多了份大气,却少了些天圆地方的结构。” “横撇竖钩中,隶书的结构不够有张力,不够规整;学生认为应该还要有横钩、横折钩、竖钩、竖弯钩、卧钩、弯钩、背抛钩、抛钩、戈钩、竖提钩。” “在钩的力度和锋芒结构中,让字体变得方正,更加适合书面文。 而隶书呢,则适合题写楹联,字画书写,大气洒脱。” 范进说完,只觉得身体暖洋洋的,才气开始冲击着四肢百骸,远在易洲周国的圣人文院内,孔圣下方的传世之典开始自动翻阅起来,才气开始凝聚。 “好,好,好!实在是好极了!” “哈哈,范进,还有什么没,继续说下去!” 范进接着说道:“隶书中的两种撇画末端都以回锋收笔(藏锋),而我的这个都是以出锋收笔(露锋)。” “虽然方正,但是也不少锋芒,就像是训练有素的方正军队一样,有盾有矛。” “当成盾时,方方正正防御;当持矛时,露锋出击!” 范进话音说完,圣人文院的传世之典上的才气冲天而起,降临在了广灵文院。 “才气灌顶!” 在场的杨礼安和张广安三人,都看向广灵文院的圣殿处,圣人的雕像亮起,才气蓄势待发,只差一步,范进就可以获得才气灌顶的奖励。 杨礼安深知范进开创一门新的字体的重要性,连忙问道:“范进,此字体可有名称?” 范进不假思索到:“此为楷书!” “意为: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话音刚落,广灵文院内才气冲天而起,在文院外等待考试封场的众人不明所以,这是什么情况,怎么突然这么大动静。 范无咎看着冲天而起的才气,在天空中缓缓形成一个“楷”字,随后才气继续演化。 一个瘦弱的青衫长袍身影正端坐在一张书桌前,研墨挥毫,开始写下十六个大字: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初成!” 当这十六个字出现后,全世界的读书人的脑海中就多了些楷书的结构和笔划知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