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老办法-《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第(2/3)页
听到这个造价,领导也沉默了,是的,现在各个部门的经费都多了很多,但这样大手笔的花钱,也没有哪个部门能遭得住,特别是现在还在进行三线建设,这个投资可是很大的,如果将万吨水压机加入建造行列,那结果可想而知。
而机械系统的领导也说道:「机械系
统也一样,只是现在九九八厂能够提供很多设备,所以机械系统更新的比军工系统要慢一些,毕竟我们的经费也少些。」
听到这里,领导问道:「以你们厂的情况,每年可以提供多少台发电机组?」
这时众人都看向李昭,询问厂里的产能,李昭想了想说道:「二十台,最多二十台,不然可能会影响其他产品的生产,我们现在在给全国范围内提供重型设备,这些设备很多都很关键,不可能不生产的,不然也会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
听到李昭说的产量,领导思索起来,这个数量怎么说呢,不算少,够十个发电厂使用的,但是也不多,毕竟这么一个发电站也就够一个城市使用的,还真是这个时代的城市,而全国有多少城市?二百多将近三百个,这还是地级市。
就算是一个城市只安装一台,也要十几年才行,这个速度显然是慢了,对于目前国内的需求来说,有点杯水车薪的意思了。这时领导说道:「你们能不能扩产?你们也知道,现在全国都非常缺电,二十台太少了。另外就是你们两个系统,也要看看旗下有哪些工厂具备生产能力,还是要将生产任务给下发下去。」
李昭见这个情况,不由得说道:「领导,我倒是有个主意,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呢只生产关键零件,其他非必要零件下发到可以生产的工厂生产,这样我们就能专心生产关键零件,这样就能有效的扩大产能,毕竟关键设备投资太大了。」
这种模式在轧钢厂没有合并进来之前就尝试过,效果很好,也是未来世界工厂的惯用模式,现在这样正好拿来用用,这可以解决很多现在存在的问题。
果然李昭的主意出口,领导直接拍板,说道:「那就这么办,如果这样生产的话,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台?如果太少的话,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李昭这时说道:「领导,最少一百台,这其中百分之六七十的零件都是可以放在其他工厂生产的,只要达到我们的要求就可以了,这样并不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