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工人群体米蒂亚在一开始就替他们规划好了福利待遇和路线,只要国家不走向崩溃,工人就永远都是吃香的。 而等到后面农产追上工产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也就错过了联邦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所以正常方法下解决不了,所以她换了一个迂回的方式尝试解决 一,对工厂以及工人分别额外征收2%的补贴性征税。 按赛里斯当前的物价,就相当于是工人每月发工资时请同志吃了四碗面。 二,现如今赛里斯新建扩张的各类工厂数量越来越多,技术工人的缺口也越来越大、 在此情况下由工厂联办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开始拔地而起,招收城市青年学习进行工人的补充。 而这让米蒂亚找到了切入点,那就是抽掉职业技术学校对初级的职称评选资格。 想要进入工厂工作,要去乡镇级技术学校进行为期一到两年以上的学习,考核通过后才能获得资格。 初级技术工种普通的乡镇厂办技术院校完全能够教授,而大学米蒂亚也都全下放分派到了州,城的更下级镇乡之中。 为此米蒂亚还将后续新批建的中学,高中,大学选址大部分都下放到了镇乡之中,城中只留有之前的部分高级技术职业院校以及军事国防院校。 这就是两老头争吵的由来,学校必须下沉下去,没得商量。 简单来说就是城镇青年想要进厂就得下到乡镇学习,想要从高中转进大学也要下到乡镇,对城市工人设立一定的门槛。 而农村青年则是可以就近进入学校中学习,享受全国统一的专项补贴,学校也必须按照教材农学结合,下田实地学习。 小初和高三個学习阶段都尽力保证其家属在其受教育的时间内不损失秋收春耕时的劳动人口,这类院校统称【工农学校】。 而在农产青年的教育达到高中后就已经具备出社会的资本,这时可以开始按国家的当前环境去选择就业方向。 选择当工人就可以考最近的乡镇职工学院去拿证书,后续可以选择继续去上一级的城市深造或者干脆同职工子弟一样分配工作。 选择考大学的享受农产子弟加分政策,可就近进入大学同上级城市过来的孩子合流一起继续深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