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子壮恭敬低头,也明白朱慈炅不仅仅是在教他,更在训人,教训啊! “集生啊。昔日刘先生曾跟朕说,想和朕弈一局君臣相得的珍珑局。 可是这太难了,不说其他,刘先生今年六十三岁了,孙次辅六十六岁,徐先生更是七十一岁了,而你三十三岁,朕四岁。 你觉得大明的未来谁来执政?将来的人提到重启内阁,绝对不会说刘先生,孙次辅,因为他们属于天启内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于刘先生,孙次辅他们而言,只需要维持朝政稳定,实现平稳过渡就行了。 但集生你不一样,如果不出意外,你会陪朕走很久,你有想过,你这一代人的政治使命吗?” 三位阁老集体无语,孙承宗耳中的孙次辅三个字极其刺激,他嘴唇张合,但终是没有打断朱慈炅。 陈子壮一下有些上头,神情严肃,终于出声。 “臣恭听圣训!” 朱慈炅微微晃动脑袋。 “执政者需要很多素质,但朕认为最重要的是眼光格局。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或许权倾一时,但放在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中根本不值一提。 一个初级执政者和顶级执政者的区别,就在于眼光格局。每个人眼中的天下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三位阁老齐齐震惊抬头,这句话实际出自清末,但朱慈炅此时随口说来,对三位阁老当真有种恍然大悟和时空碾压的震惊。 受训的陈子壮更是死死记住这条“圣训”,头颅都更低了三分。 “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北方游牧民族从古至今都是我们民族的最大生存威胁。从五胡乱华,到唐末之乱,燕云之失,最后是崖山族殇。 而我们民族的骄傲,无论是冠军侯还是岳武穆,李卫公还是中山王,他们铭刻在历史上永远无法泯灭的功迹,其实都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捍卫我们民族的生存。 我们与游牧民族斗争了漫长的岁月,互相影响,那么我们有没有改变这种纠缠的可能,让子孙后代免于北方的侵扰。 其实是有的,天可汗李世民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只不过后人不争气,盛唐毁于内乱,安定的北疆局势再度归于蛮荒。 今天,我们又是新的后人,我们有站在了历史的拐点上。朕在长城,重新举起了天可汗的大纛,而虎墩兔也如同阿史那颉利一样来到了我们大明的首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