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5章 这瓶子的故事,关于民族-《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第(1/3)页

    夫人的目光,像一束探照灯,缓缓扫过展台上琳琅满目的珍品,最终,定格在了一件略显“黯淡”的清乾隆,松石绿地洋彩仿掐丝珐琅缠枝宝相花纹小瓶上,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诉说着一段被时光掩埋的故事。

    清乾隆 松石绿地洋彩仿掐丝珐琅缠枝宝相花纹小瓶 真品,只有12厘米高

    这件瓷器釉色明显不如前几件鲜艳,像是蒙上了一层岁月的尘埃,失去了往日的光泽,画工也显得较为朴拙,笔触间带着一丝笨拙和随意,与那些精雕细琢的宫廷御用瓷器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陈,这件似乎.....”夫人微微蹙眉,斟酌着用词,生怕自己的评价会冒犯到对方,“工艺水平不如其他藏品?”

    “而且,还有很多划痕,就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皱纹,更加破坏了瓷器的美观,它好像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但又让人难以捉摸。”

    陈阳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仿佛早就预料到夫人会有此一问:“夫人您果然慧眼如炬,您看到的不仅仅是瓷器的表面,更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但这恰恰是它最特别的地方,它承载的,是比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纹饰更加珍贵的东西。”

    他小心地捧起蒜头瓶,像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动作轻柔而庄重,手中捧着的不是一件瓷器,而是一段历史,一份情感:“夫人,这是光绪年间,景德镇一位老匠人为女儿准备的嫁妆。”

    “它不同于那些价值连城的官窑瓷器,它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精美的外表,但它却蕴含着一位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您看这粉彩虽然不如官窑精美,甚至有些粗糙,但每一笔都充满了深情,每一笔都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祝福和期盼。”

    “这个故事要从这位老匠人说起。”陈阳的声音变得柔和,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带着一丝怀念和敬意,“他原是御窑厂的画师,年轻时曾参与过宫廷用瓷的制作,见识过无数珍贵的瓷器,晚年回乡开了间小窑厂,过着清贫而安宁的生活。”

    “这蒜头瓶是他为独生女儿烧制的嫁妆,是他倾注了所有心血和爱意的作品,上面的花鸟纹饰都是女儿最喜欢的图案,他想把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融入到这件瓷器中,作为女儿出嫁的礼物。”

    帕特西亚好奇地问:“为什么看起来有些...简单呢?它和那些精美的瓷器相比,显得如此朴素,甚至有些平庸,让人难以相信它会承载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陈阳眼中闪着光,仿佛点亮了一颗星星,照亮了瓷器背后的故事:“那是因为老匠人当时已经目力不济,常年的劳作使他的眼睛变得昏花。”

    “但他坚持要亲手为女儿制作嫁妆,他想用自己的双手,为女儿创造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

    “这些画纹都是凭着记忆和感觉画出来的,他凭借着对女儿的爱和对瓷器的熟悉,一笔一划地勾勒出心中的图案,虽然不够精细,甚至有些变形,却饱含父爱,每一笔都凝聚着他对女儿的祝福和期盼,每一笔都诉说着他对女儿的深情和不舍。”

    “更令人感动故事,还在后面,”陈阳继续讲述,神情变得庄重,声音也变得低沉,“女人本来嫁给了当地一名商人的儿子,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她把这只蒜头瓶当做珍宝一样收藏着,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父亲的爱和祝福。”

    “后来抗战爆发,战火蔓延到了这个小镇,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这位商人的儿子毅然决然的舍弃了家业,他深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他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保卫家园,他加入了抗战的队伍,奔赴战场,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

    陈阳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穿越历史的庄重感:“而且他抗战的地点,就在我们北三省。那是一片被侵略者践踏的土地,也是无数英雄儿女洒热血的战场。”
    第(1/3)页